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建设 >> 正文

机械工程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9-2021年)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08日 16:00      阅读:[]

一、学科现状分析

(一)学科概况

1、现有学科基础

(1)学科情况

机械工程学科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同时也是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其中机械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凝练出4个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方向:

1)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针对流程工业生产过程及关键装备,主要开展系统参数动态建模及智能优化、复杂流程工业产品质量监控、现代信号分析、远程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研究。在缺失数据建模与优化、强噪声信号特征提取方面有所突破。

2)机电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针对冶金及矿山装备,主要开展逆向工程建模、3D打印及数字化制造技术、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的研究。多场耦合分析、新型LED光源测量与识别、振动与声学利用、反求方法等研究在理论及应用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

3)纳米结构产品设计及制造技术。基于“工艺过程仿真”的先进制造技术,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动力学蒙特卡洛仿真和有限元法数值分析,结合科学实验进行新型纳米复合结构的设计与制备。开展超硬纳米复合表面、单晶式多晶体金刚石薄膜、AAO纳米模板、掺杂纳米管或石墨烯、金刚石色心单光子源的研究。基于原子层面成形机理,精确制备纳米复合表面涂层构件。

4)能源转换与过程装备。针对能源、新型煤化工领域,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化工基地,以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为目标,基于热超导与相变传热及相变传质机理,开展高效节能现代化工过程装备和绿色新能源装备的研究。

(2)师资队伍

学院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教授19人,占比25%,副教授20人,占比26%;具有博士学位18人,占比24%,在读博士20人,占比26%;35岁以下26人,占比34%,35-45岁24人,占比32%;博士后1人,入站博士后3人;本学科有博士生导师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3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3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1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人才团队3个、自治区科技厅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个。

(3)学术平台

机械工程学科紧紧围绕内蒙古自治区的冶金、煤炭、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行业产业建设过程中,逐步建成内蒙古自治区机电系统智能诊断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装备制造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内蒙古煤炭绿色开采与绿色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机电系统智能诊断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蒙古科技大学微纳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拥有动力传动故障诊断综合试验台、DMG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云制造+云创新”服务软硬件平台、工业级3D打印机、三维坐标扫描仪、高性能并行计算机集群、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411台/套,设备总值4650多万元。

(4)科学研究与成果转换

近五年,主持和完成科研项目9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50项,市校级项目32项,横向课题项目32项,科研经费达1600万元;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学技术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595篇,其中被SCI二区检索论文14篇、SCI三区检索论文16篇、SCI四区检索论文14篇,EI检索论文33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出版专著与教材13部。

(5)人才培养

本学科下设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自治区品牌专业和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育专业,并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车辆工程是自治区专业转型试点专业,已投入200多万元进行建设。本学科拥有自治区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已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模式,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和学术诚信教育。近五年来,培养硕士生262名,就业率75%,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占比8%。

为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本学科与湖北省十堰东诚商务实训中心、包头钢铁股份集团、北方股份集团、神华集团天隆公司、南科院化工工艺、化机拆装实训基地、包头市公交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培训分公司驾校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

(6)学术交流与社会服务

积极组织和开展学术交流,举办国内学术会议2次,邀请北京科技大学杨荃教授,汕头大学包能胜教授等开展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推动学科优秀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本学科已与内蒙古亿通重工有限公司、包头市特种设备检验所、包头市恒达数控设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包头中创节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挥学校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和培训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生产管理、业务培训、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2、存在问题

(1)师资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引进比较困难,学科带头人老龄化趋势加重,缺少在国内有影响的青年学科带头人,有学术头衔少、获省部级及以上的人才称号的教师人数偏少,担任国家级各类专家组专家或担任国家级学会重要职务人数少;学术骨干需要加大力度培养。

(2)缺少重大科研项目,科研重点不明确,部分团队内项目与学科方向不完全一致,科研力量分散;重大科研成果少,特别是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偏少。

(3)科研经费和场地不足,缺乏对实验研究平台的系统建设。

(4)对外合作交流及与企业深入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5)举办和承办的国内外学术会议数量较少,参加学术会议的教师数量有限,特别是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人次少,比例低。

(二)当前学科发展面临的形势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高等教育明确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科研水平,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011年4月1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大力扶持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建设,逐步形成品牌和特色专业,及时调整专业或专业方向,强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建设,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构建以团队为主导的科研组织模式,重视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完善科研评价机制,重视和加强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指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方案指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综合实力;加强总体规划,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努力形成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

2016年5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统筹推进国内和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方案》(内政办发〔2016〕57号)。自治区在今后五年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4至6所国内一流大学和50个一流学科。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水平,使之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支撑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伴随着“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机械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绿色低碳智能已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随着全国“两化融合”、“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和创新驱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战略与自治区加快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呼包鄂协同发展规划的公布和实施,国家、自治区以及包头市已经把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等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来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及节能环保产业等正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2019年—2021年本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四个服务”和“五大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把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主线,深化教育改革,走内涵发展道路,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二)总体目标

以建成内蒙古自治区一流学科为目标,以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己任,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培养创新人才为工作重点,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术队伍结构,改善基础服务体系,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机械工程学科的综合实力。到2021年,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优化,科研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均有实质性提高,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整体实力全面提升,形成高素质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为自治区冶金、矿业、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机械工程学科建设争取成为自治区一流学科。

三、2019年—2021年本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主要任务

坚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调整和优化学科体系和结构布局,逐步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努力提高学科建设力度,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研能力,加快成果转化。不断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1、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学校和学院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依托国家和自治区人才计划,利用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基金,完善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条件,不拘形式分类引进有用人才。拟经过三年的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师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科研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和水平显著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初显成效。

(1)“大师”级人才引进与培养

力争引进或培养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或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或国家级教学名师1 名,力争引进或柔性引进国内外机械工程领域知名教授2人(目前基本上已引进1人),争取在“大师”级人才引进方面有所突破。

(2)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教学名师引进与培养

建设师资队伍,提高学科整体实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离不开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持续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将有效引进与精准培养相结合,3年内拟引进和培养3-5名学术带头人、6名左右青年学术骨干。引进和培养1-2名自治区级和校级教学名师,4名左右校级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师。

学科带头人具有高级职称,研究方向围绕本地区优势产业,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出色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能在本学科领域做出创新性研究成果或重大贡献,取得国内外公认的学术业绩,有能力建设一支优秀的学术团队,三年主持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至少1项。

(3)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和培养

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内蒙古科技大学中青年教师培养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深入实施“博士化”工程,根据需要精准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拟三年内引进优秀博硕士毕业生8人,培养博士6-8人,使本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70%,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更加优化。

(4)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大力推进青年博士到企业挂职锻炼计划,让青年教师直接接触新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理念和参与项目研发,与企业进行科研项目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等。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到与企业合作的科技创新团队中去,边工作边锻炼,不断积累和提高自身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丰富专业知识,从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三年内2名博士赴企业挂职,使具有工程背景的青年教师比例提高4%。

(5)创新团队建设

建立和完善科研创新团队和教学创新团队支持机制。建立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较深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团队1-2个。建设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术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学创新团队,发挥团队带头人的核心作用,凝聚团队力量,最大限度发挥团队工作效益,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不竭动力。

2科研和学术平台建设

面向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需求,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科研基地,在理工融合的基础上,加快科研平台和实训基地建设。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目标,整合学科优势,开展“科研平台提升工程”,加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经费投入力度,提高科研转化能力。完善各级科研平台的建设,强化过程管理,争取省部级科研平台数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三年内拟新增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1个,微纳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校级重点实验室争取获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3、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1)科学研究项目与成果

聚焦学科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及地区经济主战场,结合学院的特色和优势,利用现有的学科平台,在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机电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纳米结构产品设计及制造技术、能源转换与过程装备4个学科方向上开展科学研究。三年内获批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25项,经费达到1000万元。争取在国家级奖项上获得突破,省部级奖项1-2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收录30篇,发明专利6项,专著1-2部。

(2)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建立健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促进成果快速转化。充分发挥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2011协调创新中心等平台研发的科研成果,采取专利授权、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力争在风机齿轮箱远程状态监测系统,防止跑料的脱水振动筛,运动触发执行器,单手插座,尾矿干排系统,尾矿干选系统,铸机振动位移曲线的激光测试方法,新功能纳米金刚石薄膜、金刚石色心单光子源、新型电池电极和KDP专用CeO2新型磨粒的中间试验和产业化的工艺技术转化等方面产生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转化成果。

4、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人才培养形成鲜明特色。持续优化人才培养的规模和结构,不断建设与丰富优质教学资源,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培养符合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科技进步、引领社会发展、适应国际竞争的优秀创新创业拔尖人才。

(1)优质课程体系建设

建设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思政类理论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和选用,建设思政类课外必须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建设一批优质专业课程和精品课程,选用国内一流大学和重点行业共建学科前沿课和实践性课程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

(2)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建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针对新进教师、青年教师、青年学术骨干、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分别提供新教师培训、教与学研修班、外出交流学习、企业挂职锻炼和青年教师海外研修等立体式交叉型的教学能力支撑体系。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持续营造重视教学、仰慕名师的文化氛围。

(3)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在现有教学示范中心、科研平台和培养基地的基础上,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契机,进一步推进创新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与重点领域、行业、单位合作建立一批实训实践和培养基地。加大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实现科研平台、实践实训培养基地的资源共享。

(4)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

依托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学院“机械创新工作室”等一批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基地,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利用校内学生科技类社团、创新兴趣小组、学生自发组织的科技创新沙龙与论坛,深化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建设,协同培养创业人才。

(5)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

利用“全国冶金院校(材料、冶金、机械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影响力,扩大学术交流学科范围,聚焦前沿工程领域和学科热点问题,定期举办交叉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促进交叉融合、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鼓励和资助高起点、多学科、宽领域的博士生学术论坛,形成大规模论坛与常规性沙龙相结合的学术交流体系。

5、学术交流

积极与国内外优秀高校、院所开展学术交流合作,鼓励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鼓励并协助学科带头人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本学科知名专家、科研人员来访交流合作,以拓宽对本学科的全球化视野、推动科研发展、提升科研管理水平。

6、社会服务

创新运行机制,加强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争取申报成功国家级协调创新中心。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做好与相关区域的合作对接。完善知识转移与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建设有特色的专业型智库,为政府决策和相关领域政策制定及时提出对策建议。

(二)分年度建设目标与具体任务

按照机械工程学科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方面分年度建设目标见表1。

表1 2019年-2021年学科建设目标

年度

学科平台

学科队伍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学术交流

社会服务

2019

内蒙古自治区机电系统智能诊断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得通过。

引进知名教授1名、博士4名、硕士2名,培养博士6名,招聘实验管理岗硕士3名、专职辅导员硕士2名、招聘行政管理岗硕士2名;建设院级教学科研团队4个;力争获得校级教学名师1名。

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6项;力争获省部级奖1项,市级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被 SCI、EI(期刊)检索收录15篇。

加快机械电子工程新专业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转型。四个本科专业全部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争取至少一个专业通过初审。

积极举办或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5次。

积极对外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力争新增1个产学研基地。

2020

微纳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校级重点实验室力争获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引进1名“大师”,引进和培养3名优秀博士、2名学科带头人,培养2名青年学术骨干、1名校级教学骨干教师,建设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

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被SCI/EI检索收录8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1部。

建设1-2门高水平创新创业通识课程。

积极举办或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承办1次学术会议,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5次。

积极对外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力争新增1个产学研基地。

2021

力争新增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1个。

引进和培养3名优秀博士、1名国内教授,培养2名青年学术骨干、1名校级教学骨干教师,1名青年教师企业挂职锻炼。

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被SCI/EI检索收录8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国家级奖1项。

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积极举办或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举办1次学术会议,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5次。

积极对外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力争新增1个产学研基地。

注①:大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或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或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内外机械工程领域知名教授。

按照机械工程学科三年建设目标,经费投入见表2。

表2机械工程学科建设三年经费投入

年度

建设内容

预算经费

备注

2019年

科研设备费(920万元)

人才引进与培养(20万元)

专业建设、材料费、印刷费(20万元)

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专家咨询费(10万元)

文献出版、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费(10万元)

差旅费、管理费、人工费、其他费用(20万元)

1000万元

经费来源于财政专项和学校配套

2020年

科研设备费(920万元)

人才引进与培养(20万元)

专业建设、材料费、印刷费(20万元)

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专家咨询费(10万元)

文献出版、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费(10万元)

差旅费、管理费、人工费、其他费用(20万元)

1000万元

经费来源于财政专项和学校配套

2021年

科研设备费(920万元)

人才引进与培养(20万元)

专业建设、材料费、印刷费(20万元)

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专家咨询费(10万元)

文献出版、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费(10万元)

差旅费、管理费、人工费、其他费用(20万元)

1000万元

经费来源于财政专项和学校配套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突出政治建设,发挥管党治党在办学治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四个服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用人机制。常抓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规范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和教授委员会会议制度,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学术机构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建设自治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提供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2、决策保障

以《内蒙古科技大学章程》为依据,完善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降低决策成本。以学校和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引,统筹规划学院中长期目标,根据长远目标制定近期建设方案,做到战略规划与建设方案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和教代会制度,明确和强化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和教代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的决策作用和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学校在制定人才引进、师资培养、科学研究和场地建设等方面政策和流程时需要考虑博士点建设及专项评估的需要,在政策和流程上予以倾斜和重视。

3、评价与动态调整

进一步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方式,采取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指标任务、标志成果和建设内涵相结合予以综合评价。改革教师教学科研评价体系,激发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构建完整系统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具有内蒙古科技大学特点的干部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深入实施学科和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基于动态评价的投入调整机制和绩效评价奖励机制。

4、经费保障

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完善和落实有利于社会和个人向教育事业捐资的鼓励制度和优惠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筹资管理。积极争取政府专项资金投入,加强学校自有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校友会在筹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校、院两级的筹资积极性,增强学校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能力。学校加强博士点建设的资金投入,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共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经费,向博士点建设倾斜,有利于博士点专项评估获得通过。

5、加强年度预、决算管理

实行年度计划和年度总结的管理方式,做到年初有预算和计划,年终有决算和总结,促使项目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动态评价结果作为审批该项目下一年度预算和计划的重要参考。


下一条:机械工程学科成为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