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自2008年成立以来,历经十七年建设与发展,于2017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列为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4人,师资团队主持或参与多项科研与工程研发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目前,专业实验室总面积达650多平方米,涵盖理实一体化教室、汽车结构实验室、汽车电子与电器实验室、发动机测功实验室、发动机与变速器拆装实验室、汽车底盘测功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以及汽车智能技术实验室等多个功能实验区。实验设备资产总值超过600万元,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紧密对接国家、区域与高等教育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车辆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拥有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够在车辆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工艺制造、质量检测、性能测试及技术研发等工作。培养过程注重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激发创新,以使学生适应车辆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行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核心课程:
1、理论课程:高等数学A、机械制图、理论力学B、材料力学B、电工学B、电子学B、机械基础、汽车构造、汽车动力系统原理、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动力电池技术、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汽车结构有限元、汽车车身设计等课程等。
2、实践课程:军训、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车辆拆装实训、车辆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专业特色:
车辆工程专业以“机械工程”国家一流专业为基石,秉承新工科建设理念,充分整合区域学科优势与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搭建多层次、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协同发展。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面向:
本专业紧密围绕新能源汽车领域,毕业生可在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生产制造等行业,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国内外汽车企业参与汽车零部件、动力系统及整车的研发与生产;或投身于机动车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等关键技术攻关工作;还可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进行更深入的学术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