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专业培养方案

时间:2025-09-29 16:20浏览次数:

一、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代码:080204

专业特色: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融合机电控制技术、测试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等有关技术,注重培养学生在机电系统测试与控制技术两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并在机械工程、机电液(气)综合应用的生产系统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4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建设战略需求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机械电子专业知识和技能,兼有计算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拥有良好的工程素质、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管理能力,毕业后能在机电行业及矿山、冶金、汽车相关交叉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测试、控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组织、管理和决策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预期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能达到的具体目标:

培养目标1具有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知识背景,能够熟练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机电行业及相关交叉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设计、测试、控制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在此过程中能够体现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2具有运用科学方法和观点并熟练使用现代工程工具、信息技术工具以及工程经济原理对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相关工程实践进行有效决策的能力

培养目标3:熟悉所从事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与工程标准,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全面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培养目标4:具备国际视野、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善于在多元文化的场合针对客、同行、公众有效表达自己观点并达成沟通目标,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研究或工程项目中快速融入团队,定位并承担自己的责任。

培养目标5:能够积极跟踪并适应社会与职业发展,学习、掌握和开发新兴技术和工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的能力。

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基本训练,培养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设计、制造、服务,以及性能测试与仿真、运行控制、生产过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机电产品及系统的设计与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相关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复杂问题的表述中。

1.2能应用相关基础理论,把复杂工程问题或对象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能利用恰当的初始条件或边界条件进行求解。

1.3能把相关工程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应用于本专业设计、研究、运行、控制、维护和管理中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建模、推演、计算等过程中。

1.4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能够从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设计、研究、运行、控制、维护和管理中提炼科学问题,并能完成建模、推理、计算、求解等复杂工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电产品及系统的设计与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应相关科学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2能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复杂工程问题。

2.3能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择,能够在解决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时提出多种方案进行选优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2.4能运用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分析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针对机电产品及系统的设计与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电产品、系统、单元(部件),在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并能体现一定的创新能力。

3.1掌握工程设计和机电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各种影响因素,对本专业领域的设计、研究、运行、控制、维护和管理中复杂工程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3.2能够针对特定需求,完成单元的设计,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针对机械电子产品、机电系统、液压系统及气动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论证。

3.3能够进行机电液(气)系统或流程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3.4能够在制定本专业复杂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综合考虑社会、环境、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等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

4. 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方法对机电产品及系统的设计与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能够设计相关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数据处理,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或相关方法,分析研究机电系统、液压系统及气动系统的设计、研究、运行、控制、维护和管理中复杂工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2 能够根据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研究方案并搭建实验系统,安全开展实验,正确采集实验数据。

4.3 掌握实验技能,能对实验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开发、选择与恰当使用机电产品及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相关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有效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了解专业常用的现代仪器、工程工具、数据库、现代信息技术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运用合适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本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3针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具体问题,能选用或开发现代工具进行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能分析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相关背景工程知识对机电产品及系统的设计与控制中的复杂问题进行合理分析,由此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能理解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6.1了解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发展现状等,正确认识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实践的影响。

6.2在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中,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在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实践活动影响的基础上自觉执行。

6.3能够评价本专业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机电产品及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了解国家、地方对本专业的产业政策和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7.2树立绿色制造的理念,能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本专业领域设计、研究、运行、控制、维护和管理中工程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指出可能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8. 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机电装备制造业及相关行业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8.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中国国情,能够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坚持实践正义的原则。

8.2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养,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机械电子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8.3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理解机械电子工程师对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本专业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职责。

8.4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状况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9. 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以机械电子工程为主的多学科背景工程实践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了解机械工程问题的多学科技术背景和技术特点,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进行分工与协作,合理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9.2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合理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团队成员的知识和能力特征分配任务,并协调完成工作任务,能够倾听其他成员的意见与建议,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10. 沟通

能够就机电装备制造业及相关行业中的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绘制图形、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在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中,能够撰写效果良好的报告和设计文稿,并能进行有效的陈述、表达研究或设计的具体思想、思路、方案、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等,能回应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的质疑。

10.2掌握一门外语,了解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背景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机电系统、液压系统及气动系统等领域的专业问题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

能够理解并掌握机电装备制造业及相关行业中涉及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多学科环境下的工程实践中。

11.1掌握机电系统、液压系统及气动系统等领域的设计、研究、运行、控制、维护和管理的工程与项目中涉及到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等相关知识,具备项目管理与经济决策的能力。

11.2能够运用项目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设计、研究、运行、控制、维护和管理中或相关的交叉学科活动中开展实际工作。

12. 终身学习

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根据专业要求和自身发展需求实现自主和终身学习,具有自学和不断适应发展的能力,有不断探索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12.1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有不断学习、适应发展的能力。

12.2具有持续提高自身素质、专业素养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跟踪学科前沿。

实现矩阵:知识、能力达成矩阵见附件1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环节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B、材料力学A、机械基础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A、电工学B、电子学B制造工程与技术基础、机电控制技术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A

主要实践环节:军训、电子实习、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机电控制技术项目实践、机电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机器人创新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五、校企共建课程及实践环节说明

六、教育平台构成、学分安排、毕业学分及学位授予要求

学位授予要求:


1.修满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经审核准予毕业。

2.不含毕业设计(论文)必修课平均学分绩≥70.0分。

3.在校期间无记过及以上处分。


上一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下一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