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工作
校友工作

姜林

时间:2025-09-24 12:40浏览次数:

姜林,男,汉族

在校信息:

届别:2008届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2004级1班

目前任职信息:

目前单位:河钢大河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现任职务:综合办公室(党群)主任

社会兼职/重要荣誉:2022年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

目前,我任职于河钢大河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担任综合办公室(党群)主任,主要聚焦于冶金行业的环保技术升级与设备管理优化,尤其在烧结、球团工艺及脱硫脱硝等环保领域深耕不辍,致力于推动钢铁工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一、代表性项目与主要成就

从业以来,我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参与并主导了多项关键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设备改造与环保升级:2017 年组织 1#、2#400㎡烧结机漏风治理和主抽风机变频改造,有效提升设备运行效率;2018 年主导 3#400㎡烧结机配加炼钢压滤污泥建设及 CSCR 脱硫脱硝 “一拖二” 改造,推动清洁生产技术落地;2019 年完成 200 万吨球团 SCR 脱硝工艺全流程建设,从方案论证到调试运行全程把控,为行业脱硝技术应用提供了实践范本。

科研成果与专利发明:累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5 项、发明专利 1 项(2024 年《一种活性炭再生余热的综合利用装置》),涵盖烧结机漏风治理、脱硫脱硝系统优化等关键领域。主导的科技成果多次获奖,其中《降低烧结机漏风率技术创新集成》获河北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邯钢公司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钢铁烧结工序烟气污染控制耦合能质增效技术与应用》获 2022 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为行业技术进步贡献了力量。

学术与行业影响力:发表多篇核心论文,如《烧结机抽风系统漏风治理实践》《400㎡烧结机二系列脱硫系统技术改造》等,在全国烧结烟气综合治理技术研讨会等平台交流经验,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与行业共享。

二、工作感悟与行业见解

技术创新是工业发展的生命线:从普通的设备维护、检修到环保项目升级改造,我深刻体会到,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技术突破。每一项专利的诞生、每一次工艺的优化,都是对 “降本增效、绿色发展” 理念的践行。例如,烧结机漏风率每降低1%,就能为企业节省大量能耗,而脱硫脱硝技术的升级,则是钢铁企业实现 “双碳” 目标的必经之路。

坚守与热爱成就专业深度:从业十余年来,从基层技术岗位到综合管理角色,不变的是对冶金机械专业的热爱。记得 2019 年推进球团 SCR 脱硝项目时,面对工艺选择的争议与施工难题,团队连续数月扎根现场,通过数十次方案论证最终突破技术瓶颈。这让我明白,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源于对细节的较真、对目标的执着。

环保与效益的协同是行业未来: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既要保障产能,更要守护生态。在参与脱硫脱硝、余热利用等项目的过程中,我愈发清晰地认识到:环保不是成本负担,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不仅能满足政策要求,更能推动产业向高质量转型,这是每一位冶金从业者的责任与使命。

回望来时路,从初入行业的青涩到如今的从容,我始终坚信:把每一项技术做到极致,把每一个项目干出成效,就是对职业最好的致敬。未来,我将继续以 “工匠精神” 深耕环保冶金领域,为钢铁行业的绿色革新贡献更多力量。

三、对学弟学妹寄语:

作为从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走出的学长,回望从校园到职场的十几年历程,有一些感悟想与你们分享,希望能为你们的成长之路提供些许参考。

在大学学习阶段,专业知识是未来立足行业的根基。我所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看似枯燥的图纸绘制、复杂的工艺原理,实则是打开机械行业大门的钥匙。建议你们珍惜课堂学习的每一分钟,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理论,更要多泡图书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比如尝试将机械设计知识与节能等前沿方向结合,像我后来深耕的烟气循环烧结技术领域,就离不开扎实的机械基础与跨学科思维的碰撞。

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 “知行合一”。工作中看懂各类工艺图、设备原理图,得益于大学时在制图课上的反复练习和毕业设计中的实战积累。你们可以主动寻找实习机会,哪怕是到工厂观察设备运行、参与简单的检修辅助工作,都能让课本知识 “活” 起来。有就业意向的学弟学妹多关注行业动态,提前了解行业现状、发展趋势等,让你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不必一开始就追求 “完美路线”,但要保持 “深耕” 的定力。别如我从一名普通的设备维检工做起,到参与重大项目搬迁,再到如今负责综合管理与党群工作,每一步都在行业内积累经验。刚入职时,我也曾对重复性的检修工作感到迷茫,但正是这些基层经历让我摸清了设备的 “脾气”,为后来的技术改造和专利研发打下了基础。建议你们进入职场后,先沉下心做好眼前的事,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再逐步聚焦深耕,时间会给坚持者最好的回报。

个人成长中,“创新意识” 和 “担当精神” 尤为重要。大学时可以多参加创新竞赛、尝试申请专利,哪怕是对身边的小设备提出改进想法,都是创新的开始 —— 我 2016 年获得的 7 项实用新型专利,最初的灵感就源于工作中发现的设备运行痛点。同时,要培养责任感,无论是小组作业还是实习任务,都要全力以赴。我在组织烧结机改造项目时,正是凭借 “一定要啃下硬骨头” 的担当,才带领团队攻克了漏风治理、脱硫脱硝改造等多个难题。

最后想告诉你们,人生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要 “选你所爱,爱你所选”。从机械专业到冶金环保领域,我从未后悔自己的每一次选择,因为热爱,所以能在无数次设备调试、方案论证中保持热情。希望你们在大学期间找准自己的方向,既要仰望星空,心怀对行业未来的憧憬;也要脚踏实地,在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实践中积蓄力量。相信当你们带着扎实的学识、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勇气走向社会时,一定能在自己选择的领域里发光发热,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下一条:刘曜宁